描述
一、化学成分与组织特性
- 主要成分:钛(Ti)为基体,含8%铝(Al)、1%钼(Mo)、1%钒(V)。
- 组织类型:近α型结构,兼具α相稳定性和少量β相,高温稳定性良好。
二、物理与机械性能
- 物理性能
- 密度约4.5 g/cm³,比刚度居工业钛合金之首;
- 熔点范围1540–1670℃,导热系数低(约15.24 W/(m·K))。
- 力学性能
- 室温性能:抗拉强度850 MPa,屈服强度750 MPa,延伸率15%;
- 高温性能:450℃下抗拉强度650 MPa,持久强度200 MPa(100小时以上);
- 低温性能:-100℃时抗拉强度900 MPa,冲击韧性提升。
三、关键特性
- 耐热性:长期工作温度达450℃,短期可达500℃,高温抗蠕变性优于TC4合金;
- 耐腐蚀性:在海水、大气中稳定,但对氯化物应力腐蚀敏感;
- 加工性能:可锻温度930–1040℃,锻造比3:1–5:1,适合制造复杂部件。
四、典型应用
- 航空航天:高压压气机盘、叶片、发动机转子等高温部件;
- 船舶与化工:耐腐蚀结构件、高压容器及管道;
- 其他领域:医疗植入物、高温紧固件等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应力腐蚀:需避免含氯化物的环境;
- 焊接与表面处理:推荐惰性气体保护焊,表面需车削、磨光或酸洗以提升耐蚀性。
六、工艺规范
- 熔炼要求:需经2–3次真空自耗熔炼,确保成分均匀;
- 半成品类型:涵盖棒材、锻件、板带材及焊丝。
评价
目前还没有评价